首页 > 中药知识 > 资讯详情

八味檀香丸能和小柴胡颗粒一起吃吗?

古代中医留下的十大名方是中医智慧的结晶。现在很多都做成了成药,在各大药店都能看到,但是你还是用不上。如果用得好,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一、小青龙汤《伤寒论》

概述:本处方是治疗外感寒冷、冷饮中停止哮喘咳嗽的常用处方。临床应用以寒冷发热、无汗、哮喘咳嗽、痰多稀、舌苔光滑、脉冲浮为综合征分化点。由于本处方的辛散热和温化能力较强,确实属于肺冷,应使用,并根据患者的体质量酌定剂量。

组成:麻黄(去节,10-15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甘草烤(10-15g)、桂枝(去皮,10-15g)、五味子(3-6g)、半夏(洗,10-15g)。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哮喘咳嗽,痰液稀而多,胸痞,或干呕,或痰液哮喘咳嗽,不得平躺,或身体疼痛严重,头四肢肿胀,舌苔白滑,脉浮。(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

二、大承气汤《伤寒论》

概述:大承气汤,中药处方,来自《伤寒论》。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3)热实证热厥、痉挛或疯狂。来源:《伤寒论》。分类:泻下剂-寒下。

组成: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主治:(1)阳明内脏实证。大便堵塞,经常转向矢气,上腹痞满,腹痛拒绝按压,按硬,甚至潮热,手足出汗。舌苔黄燥刺,或焦黑燥裂,脉沉。(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泽纯绿,气味难闻,脐腹疼痛。根据它的力量,舌头干燥,脉滑。(3)热实证中的热抽搐、痉挛或疯狂。

三、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30g);黄芩(18g);人参(18g);半夏清,(18g);甘草烤,(18g);姜切,(18g);大枣,(12枚)。

主治:(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想吃,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头晕,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水二杯,姜五片,红枣一片,煎一杯,不时服。

功能:益气养血,化痰宁心。

主治:心虚胆怯,痰浊内扰证。触事易惊,惊悸不眠,夜间噩梦,短气自汗,耳鸣眩晕,四肢水肿,饮食无味,胸闷,坐卧不安,舌淡苔腻,脉沉缓。

竹茹温胆汤

组成:柴胡2元,橘子(麸炒)1元,半夏1元,竹茹1元,陈皮1元,茯苓1元,桔梗1元,香附8分,甘草3分,人参5分,麦门冬(去心)3分,黄连1元5分。

主治:伤寒日过多,其热不退,梦不宁,心惊恍惚,烦躁多痰。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1片,煎8分,不拘时服。

同名温胆汤方

1.“婴儿百问”温胆汤,本方陈皮易橙红,加酸枣仁。化痰和胃的功能,安心安神。主要治疗心悸、烦躁和失眠。

2.温胆汤,由本方加人参组成。功能补气清热除烦,祛痰祛胃。主治大病后虚烦难眠,惊悚自汗,遇事易惊。

3.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由茯苓、大枣组成。化痰胃功能,清热除烦。主治大病后虚烦难眠。

附方:

①加味温胆汤(《医宗金鉴》),由黄莲、黄芩、麦冬、芦根组成。功能清热生津,止呕降逆。主要治疗妊娠恶阻、呕吐、胃热、心烦、抑郁,喜欢喝凉浆的人。

②十味温胆汤(《证治标准》)由竹茹、熟地、人参、五味子、远志、枣仁组成。功能化痰安神。主治心胆怯,触事易惊,饮食无味,四肢浮肿,心悸无聊,坐卧不安。

③黄莲温胆汤(六因条辨,本方去枣,加黄莲。功能清热化痰。主要治疗内扰、眩晕、心烦、失眠、口苦、舌苔黄腻。

④清心温胆汤(《杂病源流犀烛》),由大枣、白术、黄莲、菖蒲、香附、白芍、当归、麦冬、川芎、远志、人参组成。功能祛痰补虚。主要治疗心虚、气血不足引起的癫痫。

⑤清热化痰汤(医学金鉴)由人参、白术、甘草、茯苓、橙色、半夏、黄芩、麦冬、黄莲、石菖蒲、竹茹、橘子、南星、木香组成。功能清热化痰利窍。主治中风痰热,恍惚,舌强难言,或手脚麻木无力,头晕足软,筋挛不收,恍惚,言语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