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资讯详情

儿童夏季腹泻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多种病原引起的综合征。根据病程,腹泻有急性、慢性之分。病程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为慢性腹泻。本文重点讲述儿童夏季急性腹泻的用药要点。

重视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腹泻与呕吐可致不同程度的脱水、休克、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从而危及生命。所以,急性腹泻治疗最为紧要的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对于轻、中度脱水以及没有明显呕吐的患者,可使用口服补液疗法。市售口服补液盐有Ⅰ、Ⅱ、Ⅲ号之分,其中Ⅲ号更适合婴幼儿使用(见表)。

对于以下三类患者需给予静脉补液:伴有严重脱水或低血容量性休克时,必须迅速积极静脉输液和支持监护;剧烈呕吐或不能耐受口服补液疗法的轻中度脱水患者;患者意识模糊,为避免发生误将补液吸入呼吸道,需要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常用乳酸林格氏溶液。这种溶液含钾浓度为4mg当量/L,符合生理状态,可以根据脱水严重程度大量迅速补充。对于中度至重度脱水患者,前4小时内输入补液总量的1/2,其余1/2在4小时内补充完毕;对于重度脱水者,第1小时内的补液量应占总量的1/2,其余1/2在4小时内输完。

对于水样便腹泻的治疗,应侧重于液体和电解质的替代治疗。当腹泻仅伴有轻度脱水时,可用口服补液疗法纠正,一般不需要静脉补液治疗。当患者脱水得到缓解、腹泻停止时应停服补液盐,避免高钠血症发生。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病症忌用。

感染性腹泻可用止泻药

对于非感染性腹泻可以用止泻药进行治疗。需要强调的是,明确感染性腹泻者应禁用止泻药,诊断不明又未能排除严重疾病时,应慎用止泻药。临床常用的止泻药有以下几种:

蒙脱石散?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蒙脱石散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儿童急性腹泻服用本品1天后、慢性腹泻服用2~3天后症状如未改善,须去医院就医。

药用炭片?0.3g/片,儿童一次1~2片,一日3次药用炭可影响小儿营养,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小儿。

鞣酸蛋白散?0.9g/袋,1~3岁,1/6袋/次;4~6岁,1/3袋/次;7~9岁,2/3袋/次;10~12岁,1袋/次;均为每日3次。需要注意的是,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泻不能应用本品;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本品不能与胰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同服。

减少肠蠕动的止泻药如复方樟脑酊、地芬诺酯、洛哌丁胺,以及抑制肠道过度分泌的止泻药如消旋卡多曲等,很少用于儿童腹泻。

不要滥用抗菌药

腹泻按照病因不同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常见微生物有轮状病毒、志贺菌、空肠弯曲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等。此外,尚有霍乱弧菌、沙门菌、隐孢子虫等。以上微生物感染中,只有细菌感染需用抗菌药。此外,由于大多数的感染性腹泻是自限性的,约50%的患者在3天内可以自行缓解。所以,应避免所有的腹泻患者都常规给予抗菌药的经验性治疗。滥用抗菌药有时还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继发霉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严重者出现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MSRA肠炎),其死亡率很高。但是,对于需要用抗菌药的腹泻,一定要及时使用,如不及时应用,患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对于大便带脓血或年龄小于12岁的腹泻患儿,如出现突然发热、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肌肉发紧等症状,极有可能是细菌性腹泻,必须及时去医院就诊。

(作者系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药师提示

益生菌可用于儿童腹泻的辅助治疗

导致儿童腹泻的原因很多,由于饮食不当、受凉、服用抗菌药等,致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是腹泻的重要原因。益生菌可以帮助调节胃肠道菌群失调,建立肠道菌群的平衡,修复胃肠道的功能。因此,有些腹泻选用益生菌辅助治疗是可行的。选用益生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益生菌治疗腹泻不是首选药,只是辅助治疗;

?对于没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存在其他破坏肠内菌群平衡的因素,不提倡婴幼儿额外摄入过多的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不能与抗菌药同服,两者服用需间隔2小时以上;

?服用益生菌制剂时,应注意使用温开水(35℃~40℃)送服,水温不可过高,以免益生菌死亡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