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资讯 > 资讯详情

肠套叠是什么引起的,肠套叠原因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3-02-19 20:22 相关企业:金话筒医药

1,肠套叠原因是什么呢

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以4~10个月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男女之比为2~3:1。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及淋巴结病毒感染有关。急性常见于4~10个月婴儿,慢性常见于成人 ,慢性与肿瘤等有关。急性肠套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饮食改变: 生后4~10个月,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2.回盲部解剖因素: 婴儿期回盲部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新生儿回肠盲肠直径比值1:1.43,而成人为1:2.5,提示回肠盲肠发育速度不同。婴儿90%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长达1cm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肠蠕动易将回盲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形成套叠。3.病毒感染 :系列研究报道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4.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 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或逆蠕动而引起肠套叠。也有人提出由于婴幼儿交感神经发育迟缓,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失调引起套叠。5.遗传因素: 临床上发现有些肠套叠患者有家族发病史。以上为 百 科资料,请参阅。一、发病原因: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1、饮食改变和辅食刺激:婴幼儿期为肠蠕动节律处于较大变化时期,易发生肠蠕动紊乱,且外界引起肠套叠的因素较多,如增添辅食或食物性质、环境、气温的改变,肠管本身疾病如肠炎等诱发肠蠕动紊乱而引起肠套叠。2、局部解剖因素:婴幼儿回盲部较游动,回盲瓣呈唇样凸入盲肠,当回肠蠕动发生异常时,即可牵拉肠壁形成套叠。3、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回盲部集合淋巴结肿大因素:小儿腺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末端回肠集合淋巴结增生,局部肠壁增厚,甚至形成肿物向肠腔突起构成套叠起点,加之肠道受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刺激,蠕动增强,导致发病。4、免疫反应不平衡因素: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1岁以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时期,肠壁局部免疫功能易破坏,蠕动紊乱而诱发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多因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如肠息肉、肿瘤、肠壁血肿、梅克尔憩室、肠囊肿翻入肠腔,牵带肠壁作为起点而引起肠套叠,发病率约占2%~5%。二、发病机制:肠套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原发性肠套叠:90%的肠套叠属于原发性,套入肠段及周围组织无显著器质性病变。肠套叠可有一个起始点,随着肠蠕动,其近端的肠管套入远端的肠腔中。几乎每个病人术中均可发现位于套入肠段头部的肠壁淋巴结肿大。肠套叠一般好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后,50%以上与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有关,这也解释了peyer集合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而肿大的peyer集合淋巴结凸入肠腔可能正是激发肠套叠的诱因。2、继发性肠套叠:肠套叠起始点有明确病理异常的占2%~12%,包括:美克尔憩室、阑尾、息肉、肿瘤、过敏性紫癜导致的黏膜下出血、非霍奇金淋巴瘤、异物、异位胰腺或胃黏液、肠重复畸形等,其中美克尔憩室最为常见。患儿发病年龄越大,存在继发性肠套叠的可能越大。肠套叠一般是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若远端套入近端(称逆行性肠套叠)较罕见。绝大多数是单发性肠套叠,偶见多发性肠套叠同时发生者。肠套叠的外管部分称为鞘部,进到里面的部分称为套入部,共3层肠壁。有时整个肠套叠部分再套入远端肠管内则成为复套共5层肠壁。

2,肠套叠是怎么回事

1.我见过一例小孩6个月,奶奶给他吃很多龙眼肉,然后就一直吃什么吐什么,越来越没精神,后来做手术,肠子全部坏死了,一截套一截,跟香蕉的形状一样,盛起来有一大碗公。心疼得不得了,以后他的营养吸收有障碍,养不肥的了。2.小孩不要给他吃难消化的食物,容易堵住肠道。3.刚吃晚饭不要给小孩练倒立什么大的高难度动作,小孩肠系膜比较长,容易绕来绕去,不小心就打结了。在门诊,碰到父母带着阵发性啼哭及呕吐的小宝宝来看诊时,第一个想到的即-是否为肠套叠。当经过问诊及检查后,即使不像是肠套叠,自己仍是要一再的叮咛病儿父母回家要观察注意的一些事项,只因肠套叠是一个令医师、父母轻忽视不得的疾病,它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时间性,延误诊断及治疗,常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是指某段肠管凹陷入其远端的肠管,像收起单眼望远镜一样。发生的年龄大都在5个月至1岁半,百分之八十的病例都在1岁以内,尤以5个月至9个月大最常发生,男婴比女婴多。有些季节性的发作-例如春天的发作-可能与某些病毒的流行有关。 百分之九十的肠套叠找不到明显的发病原因,称之为“特发性”。腹泻、便秘、服用药物、上呼吸道感染、肠胃过敏与结肠蠕动力增加皆可能与之有关,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在五岁半以内的婴儿由于大肠与小肠管径之比例相差大。故小肠易陷入大肠而被套牢。只有5%的肠套餐可以找到确实的解剖学上的异常(引导点)病因,包括美凯尔憩室、肠息肉、异位胰腺小结、血管瘤、异物、复制肠管、淋巴增生、肿瘤、寄生虫等,其中又以美凯尔憩室最多;另外过敏性紫斑也常会合并肠套叠,大于2岁的小孩发生肠套叠,一定要怀疑有这些“引导点”之可能。大于5岁的病例中,则以淋巴瘤为最多。 肠套叠的型态,75%的病例发生于回盲瓣附近,其次为小肠,单纯肠套叠发生时,凹入的肠段会使血管受压,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发生郁积,致使肠壁肿胀,甚至肠粘膜破裂,造成出血。如果套夹得更紧,则肠壁动脉也会阻塞,演变成肠子坏死、破裂,造成腹膜炎。 临床上三个最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果酱般血便。当肠道前后相套,造成部分阻塞时,婴儿就开始产生阵发性腹部绞痛,显得躁动不安、双腿屈曲、阵发性啼哭,并常合并呕吐,当阵发性疼痛过后,婴儿显得倦怠、苍白及出冷汗。此时父母若没警觉,或医师也没检查出来,几小时后,婴儿开始解出果酱般的血便,这是因肠管套牢后,肠壁出血混着肠粘液所造成的血便,此时若再不及时送医,很容易造成肠坏死,甚至腹膜炎。 当宝宝出现阵发性的腹痛啼哭及呕吐时,父母即应带宝宝去给医师检查,当然这些症状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例如肠胃炎、便秘等,但有经验、警觉性高的医师一定会帮宝宝检查是否有肠套叠的可能性,可在左右下腹摸到似香肠的肿块,或做肛诊时可见手套上有血液粘便,有时宝宝因躁动不易检查,可用镇静剂或等宝宝熟睡后,再仔细触摸腹部检查。一旦怀疑是肠套餐,诊所医师会将宝宝转到有小儿科、放射线科及小儿外科的大医院,或是宝宝解的便为果酱般血便或父母也怀疑宝宝可能罹患肠套叠,干脆就直接送宝宝去大医院。 在大医院,一旦怀疑是肠套叠,小儿科医师会请放射线科医师帮宝宝作钡剂灌肠检查,一方面作诊断一方面也同时在治疗。近年来腹部超声波检查技术的进步,已成为诊断肠套叠快速而正确的工具,并在超声波的直视下以温生理食盐水灌肠,也能够使部分的肠套叠复原。而传统的钡剂灌肠做法是把管子插入婴儿肛门,利用约3尺高的静力压力(以免压力太高灌破肠子),将钡剂缓缓的灌入大肠中,放射科医师从萤光幕透屏透视看钡剂之前进可知套叠之位置,而灌肠之压力可使套入之肠子往原处撤退。统计上钡剂灌肠治疗肠套餐的成功率约50-70%,其他不能灌过去的就必须开刀了。 如果肠套叠症状已超过24小时(此时肠子可能已缺血坏死),或病婴送来时已有肠破裂、腹膜炎、败血症、休克等严重症状,则不能作钡剂灌肠(浪费时间且可能导致肠管破裂),应直接转给小儿外科,进行紧急手术。但手术前如果病婴有脱水、电解质不平衡、代谢性酸中毒、败血症等合并症,术前需要给予足够水分、电解质、抗生素,及放胃管减压,以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手术方法是将腹腔打开后,直接搬出肠套叠的肿块,用手将肠子由远端往近端像挤牛奶一样的挤回去,将套叠的大小肠复原。如卡得太紧挤不动或肠子已坏死则作肠段切除。有时需固定部分肠子于腹膜上,以免肠套叠复发,年龄较大的小孩要注意找找是否有可疑的“引导点”。 幸运经由钡剂灌肠成功的病人,仍需住院观察24小时,确定没问题才能出院,同时要提醒家长有再复发的可能性(2-4%),如果真有数次复发的情形,应采用开刀治疗,以探查是否有“引导点”。经由手术治疗病例如果没有切除肠子,一般术后2-3天便可顺利出院,如果有切除肠段,则至少要6-7天才能出院。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且父母及医师都忽视不得的婴幼儿腹部急症,当宝宝出现阵发性腹痛,躁动不安、呕吐甚至果酱般血便等典型症状时,父母就应提高警觉,及早请医师作正确的诊断,以不开刀的方式将套叠的肠子复原,如果延误病情,常需手术治疗甚至需切除部分的肠子。(摘自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B超可以诊断肠套叠,肠套叠最佳治疗方法是水压灌肠复位,此病不能拖延,当婴儿阵发性哭啼和出现血便时应立即去大型儿科医院就诊,晚了容易引起并发症危机生命。相关病例文章:http://www.pinpaitong.com/html/news/201010/1494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