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1,为什么输液时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红霉素

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呈微弱的碱性,难溶于水,由于口服时这种碱基可被胃酸灭活失去抗菌作用,所以,药厂会将红霉素包上保护性薄膜衣,或在化学上进行修饰,以改善红霉素的稳定性和吸收率。如果将红霉素与乳糖醛酸呈盐后,它就可以溶于水了,这时就可以制备成注射剂供静脉滴注。希望对你有帮助。。

2,为什么抗生素只能抵抗细菌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3,简述静脉输入红霉素为何要加5的碳酸氢钠溶液

因为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之中不稳定,易受破坏而影响到治疗效果,所以在输液时,多在红霉素之中加入适当的碳酸氢钠来维持红霉素的稳定性。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碳酸氢钠注射液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具体什么时候用请遵医嘱,由于不同人的体质不一样,使用的时候注意的事项比较多。 静脉用药还应注意下列问题:(1)静脉应用的浓度范围为1.5%(等渗)至8.4%;(2)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中pH值、碳酸氢根浓度变化决定追加剂量;(3)短时期大量静脉输注可致严重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当用量超过每分钟10ml高渗溶液时,可导致高钠血症、脑脊液压力下降甚至颅内出血,此在新生儿及2岁以下小儿更易发生。故以5%溶液输注时,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8mmol钠。但在心肺复苏时因存在致命的酸中毒,应快速静脉输注。

4,为什么肌肉注射青霉素属于内环境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除了细胞内液,人体内的环境都可称为细胞外液,即内环境。肌肉组织是由特殊分化的细胞构成的基本组织,许多肌细胞聚集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围成肌束,其间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纤维分布,所以注射的是时候,都不会打到细胞里,针头都停留在细胞外面,所以注射的液体都会留在细胞外液,即内环境。青霉素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而被广泛用于临床,但假如用药不当,会直接影响疗效,甚至产生耐药性。 一、青霉素溶媒的选择。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药物,分子中存在着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它在干燥状态下稳定,在水溶液中除发生降解反应外,还会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致敏性的聚合物。溶液的ph值对聚合反应影响很大,在偏酸性环境下只发生n型聚合反应,而在偏碱性环境下会同时发生n型和l型聚合反应。为减少其降解和聚合反应的发生,静脉滴注青霉素药液的ph值应控制在5~7。而很多临床兽医没有考虑这一因素,常用5%或10%的葡萄糖或者5%的萄萄糖氯化钠作为青霉素静脉滴注的溶媒。由于前者的ph值为3.5~5,后者为3.5~5.5,所以用它们做青霉素的溶媒是不适合的。然而肌肉注射青霉素时情况就不同了。临床常用0.9%的氯化钠或注射用水作为肌肉注射溶媒。用2%的苯甲醇做溶媒,肌肉易硬结,目前很少使用。用0.2%~0.25%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溶媒,青霉素的稳定性、溶解度较好,在止痛、降低肌肉硬结方面较为理想,是肌注青霉素的最佳溶媒。 二、青霉素的静脉滴注次数及浓度。青霉素类药物静脉滴注血药浓度很快达到高峰,为半小时,而消除半衰期为40~45分钟,经过3~4小时约有90%已排出体外,6小时血药浓度已低于mic(最低抑菌浓度)。而细菌受到青霉素冲击后再生长只需3~4小时,若每日1次静脉滴注,则细菌有12小时以上的时间不接触药物,从而可以继续繁殖,而繁殖出来的细菌到下一次药物达到高峰时又不易被杀灭,致使青霉素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疗效。近几年来我们在静脉滴注青霉素时发现,中型成犬静脉滴注80万~160万单位,药量偏大,且每日一次不合理。应严格按兽药药典规定,青霉素静脉滴注50万~100万单位,每日2~4次,使其充分发挥优势,获得最好的疗效,同时避免一次性大剂量用药给家禽带来的不良反应。 三、青霉素类药物静脉滴注时的输注速度。青霉素类药物静脉滴注时如速度过快,肌体难以适应,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过多的药物会引起脑等部位出现不良反应,过慢又会使其水解和发生聚合反应,只要有0.1%的四聚物形成,就足以引发过敏反应,水解又使青霉素疗效下降,所以一次剂量的青霉素溶于100毫升0.9%的氯化钠注射用溶媒中,于1小时内滴完为好,并严格遵照现配现用的原则,不可久置后使用。 以上所述只是青霉素类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要使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得到合理的应用,则每一个环节均应重视,且应加强兽医的合理用药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青霉素的抗菌效果,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