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气管炎丸是抗病毒的药吗 中药和西药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气管炎丸是抗病毒的药吗 中药和西药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来源:金话筒医药 时间:2024-03-31 15:57:55 手机版

气管炎丸是抗病毒的药吗

气管炎丸是一种内科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抗菌消炎。那么,气管炎丸是中药吗?中药和西药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气管炎丸是由麻黄、石膏、苦杏仁(去皮炒)、前胡、白前、百部(蜜炙)、紫菀、款冬花(蜜炙)、葶苈子、黄芩、远志(去心炒焦)、炙甘草等33味中药材制成的。具有非常好的中医疗效,散寒清肺,顺气化痰,因而具有散寒镇咳,祛痰定喘的功效。适应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气促哮喘,喉中发痒,痰涎壅盛,胸膈满闷,老年痰喘等。

气管炎丸是中药,中药和西药本质区别是西药基本都是化工合成很多都是天然不存在认为经过化工生成的,中药原料是天然动植物。西药的原料及含量均准确配定并且合成,中药有天然成分有些无法明示成分含量。中医讲究对症下药,针对不同人相同病不同轻重病状中医师会开出适合个人的中药,而西药更多的面向大多数普遍症状还有人群。西药见效快,中药药效缓,相对来说西药对身体的副作用比较大,西药治标不治本,中药长期服用重在调养。

最近更新

  • 心阳气虚吃什么中成药心阳气虚吃什么中成药

    心阳气虚通常可以吃具有益气助阳功效的中成药,如参附强心丸、心宝丸、芪苈强心胶囊等,建议遵医嘱规范用药。具体如下:1、参附强心丸:主要由人参、附子、猪苓等中药组成,既可益气助阳,又可强心利水...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山茶油的功效与作用山茶油的功效与作用

    山茶油是一种从山茶花种子中提取的植物油,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首先,山茶油富含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多酚类物质,能够抵抗自由基的产生,减缓细胞老化过程,保护皮肤免受环境污染和紫外线辐射的损害...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水火不济是怎么回事,怎么办水火不济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水火不济是一种中医术语,其通常表明患者心肾不交、身体内部阴阳失衡,需要及时调理。在中医中,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行相对应,其中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济就表明患者心肾不交,可能与久病、房事过多...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可乐煲排骨吃会上火吗可乐煲排骨吃会上火吗

    可乐煲排骨吃了之后可能会上火,也可能不会上火,具体是需要根据食用的量以及个人体质来做判断。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体质比较虚弱,并且长期大量食用可乐煲排骨可能会上火,可乐属于是碳酸饮料,里面含有...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胡萝卜的功效与作用胡萝卜的功效与作用

    胡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以下是胡萝卜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保护视力:胡萝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减少...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红薯发芽了还能吃吗红薯发芽了还能吃吗

    若发芽的红薯没有异味,去掉发芽部分是可以食用的,如若发芽的红薯出现变色异味,不建议食用,会出现中毒的情况,如果食用发芽红薯后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一、能发芽的红薯...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田七可以和通菜一起吃吗田七可以和通菜一起吃吗

    田七通常可以和通菜一起吃,两者之间一般不存在配伍禁忌,但建议食用前先咨询医师,以免发生不良反应。田七通常指中药三七,以植物干燥根入药,性温,味甘、微苦,既可化瘀止血,又可活血定痛,常用于治...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解热妙招:小柴胡对37-38度热有效吗?解热妙招:小柴胡对37-38度热有效吗?

    记得有一次,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小宝宝来到诊室,宝宝因为37.5度的轻微发热而显得有些烦躁。妈妈显然很担心,因为这是宝宝第一次发烧。在仔细检查并排除了其他严重病症后,我建议她尝试使用小柴胡汤剂...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谷氨酸钠对人体的危害谷氨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谷氨酸钠作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可能会诱发头痛与神经系统不适、增加肥胖风险、影响肾功能、诱发过敏反应、加重高血压等危害。1.诱发头痛与神经系统不适:部分人对谷氨酸钠较为敏感,过量摄入...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

  • 女性长期吃葡萄籽好吗女性长期吃葡萄籽好吗

    女性长期适量吃葡萄籽是有好处的。葡萄籽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营养成分,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对女性的健康和美容具有积极作用。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原花青素、花青素和多酚等,这些成分...

    中药知识 日期: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