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左边肚子疼吃什么药好,肚子左侧疼吃什么药好

发布时间:2023-04-28 08:26 相关企业:金话筒医药

1,肚子左侧疼吃什么药好

我肚子疼有一年多了,有时大便好几天不来,有时一天来好几次,每次大便来时肚子特别疼,吃消炎药,过几天慢慢好了,可是过个一个星期,又不行了,疼起来总是在肚子的左面,痔疮又不行,老是用有痔疮药,真是痛苦。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调理肠子的药,可以让我的肠子健康起来,给我提点好的建议,谢谢!肚子疼分为心理与病理两类,而病理又分为原发性和病发性两种。 而这两类全部加起来有286种情况,所以很难回答,只能教您简单的判别病理性与心理性肚子疼的方法: 心理性的肚子疼往往是人不想做、恐惧做某件事,一看见这件事就肚子痛,比如最常见的上学、做作业、校外补习等等。还有的就是压力太大造成的神经性肚子痛。 而病理性的肚子疼是确实有病。 所以看的部门是不一样的。 希望您观察一下。 \"肚子疼\"应该怎么办? 肚子疼(腹痛)是日常生活中男女老少最常发生的现象之一。突然发生且剧烈的腹痛往往会使患者本人甚至整个家庭非常紧张,以至于常常自己在家里胡乱地找些止痛药吞下或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马上打止痛针。事实上,这种做法不对。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几十种之多,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各个方面。盲目止痛是不正确的,有时甚至可造成危险。这是因为:首先,先止痛会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根据明显的腹痛特点和简单的体格检查,对一些常见疾病(如阑尾炎,尿结石等)在几分钟之内就可明白八,九分。但如果在家服用止痛药后,医生则不能了解腹痛的本来特点(止痛药已使腹痛减轻或疼痛方式改变),以至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另外,使用止痛药容易掩盖病情,造成假象。有时本来病情恶化了,但由于用了止痛药,疼痛减轻了,表面上就表现为病情好转了,这样就掩盖了病情,甚至可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希望各位朋友正确对待\"肚子疼\":先要忍一忍,不要自己盲目服用止痛药。要尽快上医院。在医院要理解医生的正确处理,不要因为医生没有止住痛而误认为医生水平低或不负责任。一个好医生的目的是要查明腹痛的真正原因并解决它,而不是单纯止痛。当然,病因查明后则需要止痛治疗以缓解症状。

2,左小腹疼得吃什么药

建议做大便常规和肠镜检查。根据目前症状,除乙状结肠炎外,直肠也可能波及。换家医院作个肠镜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度结肠炎患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腹痛:轻度结肠炎患者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便秘:结肠炎患者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常用治疗方法:(1)柳氮磺胺吡碇(SASP): [作用与用途]本药在肠道内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碘胺吡碇,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或白细胞介导的氧自由基形成,能消除炎症。 [用法和剂量]口服:发作期1克/次,3-4次/日,病情缓解后为0.5-1克,2-3次/日,维持治疗1年。保留灌肠:以粉剂2.0克加白芨3.0克,溶于生理盐水。20-30ml中,均匀混摇后进行灌肠,每日1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偶有胃肠道症状,皮疹等变态反应。 (2)甲硝唑: [作用与用途]主要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阿米巴病及丝虫病等。 [用法和剂量]口服,成人每次0.4克,每日3-4次,用15日为1疗程。静滴:成人每次0.5-1.0克,分2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①胃肠道症状最为常见,与剂量呈正相关。 ②肝病患者慎用。 ③偶见头晕、感觉异常、肢麻、共济失调,停药即可缓解。 ④个别患者可有白细胞减少。 (3)激素类(具体药物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作用与用途]此类药物可减少白三烯B4的释出,抑制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防止氧自由基的形成。 [用法和剂量]静滴:200-300毫克/日,维持10-14天。后改用口服强的松60-80毫克/日,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10-15毫克/日,维持半年左右然后停药。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左侧结肠的患者,可用半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100毫克、21-磷酸泼尼松龙20毫克或地塞米松5毫克加生理盐水100ml,作保留灌肠,1次/日,病情好转后改为2-3次/周,疗程1-3个月。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对合并感染者不宜应用,有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期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硫唑嘌呤 [作用与用途]此类药物在体内产生硫嘌呤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 [用法和剂量]每日1.5-2.5毫克/千克,分3次口服;疗程约1年。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与剂量有关,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作用,有恶心、呕吐、少数有肝脏毒性;有致畸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