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对这个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加上很多家长为了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经常拿一些恐怖的事情吓唬孩子,如:在哭就会被狼吃之类的话,这就导致宝宝出现恐惧心理。家长们的不正确教育方法,影响了宝宝心理的健康成长,那么家长们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恐惧心理呢?
1、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切勿责备、嘲笑或愚弄孩子。
幼儿三岁时开始惧怕黑夜,骂孩子是胆小鬼,吓唬他不许哭,决不是好办法。正确的做法是向他讲明事情的真相,当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被您一语点破,他就会相信您的力量可以保证他的安全,恐惧感自然随之消失。
2、不可强迫、诱使孩子将恐惧隐藏在心里,或否认它的存在。
儿童无论担心、害怕什么,您应当告诉他们害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多和孩子交谈,经常给孩子讲些常识,是帮助他克服恐惧感的最有效方法,只要明白其中道理,心境自然平和。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对可能发生的困扰做好心理准备。
3、注意观察,及时处理。
孩子一旦产生恐惧感,要考虑这是否与他的年龄相称。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孩子思想感情的变化,恐惧持续的时间。他是否因恐惧而什么事都不想做——不肯独自睡觉,不愿去上学,甚至不敢离开父母?问清原因,进行处理。
4、培养孩子具有坚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包括帮助孩子养成依赖别人和相信自己的健康心理,同时觉得自己有办法对付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人生总是充满着挑战,做父母的要以行动来引导子女。
如何看待孩子的恐惧心理?首先父母不能采取嘲笑、讽刺的态度,也不能进行“吓唬”教育,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恐惧心理都是有原因的,在早期也是可以改变的,父母要给孩子更多正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会他们去直面害怕的事物,让他们一步步摆脱恐惧心理。
优质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