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资讯详情

1,丁香为什么不能与郁金混在一起

丁香和郁金是中药十九畏中的一畏, 但是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在一起用,有时候在一起用会达到一些特殊的效果。 比如临床上治疗术后肠粘连时,就有意将丁香和郁金一起用,以便用更强的药效把肠解开。 还有丁香和郁金一起用的十香返魂丹,疗效都很好首先两者都因为有微微毒性,放室内会使人产生头晕这样的~我老婆说的

2,中药学具体是什么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药种类有植物、动物、矿物和人工合成,其中绝大多数取材于野生植物,故有中草药之称。中药又分为熟药和草药,熟药是经过人工加工炮制而成的,而草药是指采集来未经加工的药用部分。 方剂学则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科学,与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情定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是辩证论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一、中药的基本知识 (一)中药的性能 一切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意味着阴阳邪正的相互消长,表现为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病理状态-症状和体征。 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作用是祛除病邪,消除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以恢复人体健康。 药物种类甚多,每一药物都有一定适应范围,如黄芪补气,大黄通便,那么补气,通便分别是黄芪,大黄的治疗作用,这些治疗作用是由于药物各自的若干特性和作用而产生的,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表现的阴阳偏盛偏衰,这些特性(偏性)即中药的性能,也就是中药的药物作用。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1.性味 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古代以四时的寒、热、温、凉气候变化-气序,应用于药性的说明,故性气通用,沿用至今)。 味: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每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气、味各有其作用。故必须二者综合而观之,同性药物有五味之别,同味的药物亦各有四气之异。 附:中药性味功能口诀:中药品种多,性能各不同,寒凉能清热,温热祛寒用,辛味能行散,甘缓能补中,苦味能泄降,酸涩收敛功,咸味能软坚,淡渗利水通,甘寒能养阴,芳香必止痛,麻舌常有毒,香窜开窍能,气味相结合,配伍贵变通。 2.升降浮沉 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升和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发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药物的特点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表、散寒、祛风、开窍等药理作用;而沉降药物的特点则是向下向里,具有潜阳、降逆、平喘、收敛、泻下、渗利等作用。 3.归经药物,如花叶之类多主升浮,质重的药物,如种子、矿石、贝壳之类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热,不升反沉,故有泻下逐水作用;旋复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诸花均升,复花独降”之说,牛蒡子是种子类,反主升浮,能疏风诸热。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还可因加工、炮制或配伍而发生改变。酒制则升、盐炒则下行、姜汁炒则能发散、醋炒则能收敛。所以在临床应用时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得当,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表8-1 引经药物举例表 脏腑经络 引经药 脏腑经络 引经药 手少阴心经 黄连、细辛 足阳明胃经 白芷、石膏、葛根 手太阳小肠经 木通、竹叶 手厥阴心包经 丹皮、柴胡 足少阴肾经 肉桂、细辛 手少阴三焦经 柴胡、连翘 足太阳膀胱经 羌活 足厥阴肝经 青皮、川芎、柴胡 手太阴肺经 桔梗、升麻、葱白、 足少阳胆经 柴胡、青皮 足太阴脾经 升麻、苍术     (二)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1.配伍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叫作中药的配伍。中药通过配伍,可以对较复杂的病情予以全面照顾,同时又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而获得安全及更高的疗效。古代医家经过长期认识与实践,对药物的配伍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并将其总结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相伍为用,可起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如石膏、知母合用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 (2)相使:即性能不相同的药物相伍为用,能互相促进,增强疗效。如补气之黄芪与利水之茯苓合用,能增强补气利水之功。 (3)相畏:即一种药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抑制。如半夏和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半夏和南星畏生姜。 (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风杀砒霜的毒,,绿豆能解巴豆的毒,所以说防风杀砒霜,绿豆杀巴豆。 (5)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 (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芜花。 以上六个方面中,相须,相使属药物的协同作用;相畏相杀属药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相恶、相反属药物配伍禁忌。 此外,尚有不用其它药物辅助,依靠单味药发挥作用的,叫单行,如独参汤及其它单方。 2.禁忌 用药禁忌主要有三种: (1)配伍禁忌:即两种药物伍用产生毒、副作用或使疗效降低或消除,前人有“十八反”与“十九畏的记述,所谓反者即指“相反”而言,所谓畏者即指“相恶”而言。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芫化、海藻。 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梭;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上述配伍禁忌,只供用药时参考,不是绝对的。在古今配方中也有反、畏同用的例子,如甘遂与甘草同用治疗腹水,可以更好地发挥甘遂泻水的药效;党参与五灵脂同用治疗胃脘痛,可以补脾胃止疼痛,而药效无损。这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2)妊娠用药禁忌:妊娠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可引起胎动不安,甚至造成流产。根据药物对胎儿影响程度大小,分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药大多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如剧烈泻下药巴豆、芦荟、番泻叶;逐水药芫花,甘遂、大戟、商陆、牵牛子;催吐药瓜蒂、藜芦;麻醉药闹羊花;破血通经药干漆、三棱、莪术、阿魏、水蛭、虻虫;通窍药麝香、蟾酥、穿山甲;其它剧毒药如水银、砒霜、生附子、轻粉等。 慎用药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如泻下药大黄、芒硝;活血祛瘀药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益母草、五灵脂等;通淋利水药冬葵子、薏苡仁;重镇降逆药磁石;其它如办夏、南星、牛黄、贯众等。 凡禁用药都不能使用,慎用药则应根据孕妇病情酌情使用。可用可不用者,都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禁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莱;密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种食物。此外,服用发汗药应忌生冷;调理脾胃药应忌油腻;消肿、理气药应忌豆类;止咳平喘药应忌鱼腥;止泻药应忌瓜果。 (三)中药的炮制与用量 1.炮制目的 (1)消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纯净,达到用量准确,疗效可靠。 (2)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如地黄生用性寒而凉血,制熟则微温而补血;首乌生用导泻,制熟用则补肝肾、乌须发;蒲黄生用破血行瘀,炒用止血;延胡索醋制增强止痛作用;白术土炒补脾和中力强;柴胡醒制舒肝解郁效增。 (3)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如乌头、附子为剧毒之品,经反复浸泡漂煮,有毒成分被水解、溶出,毒性大减;半夏、南星经生姜、明矾制后可降低毒性,祛除激喉催吐之物;女贞子盐水拌蒸,去其寒性,避免腹泻等。 (4)矫味、矫臭。蜜炙、酒炙、醋炙通常都有矫味、矫臭作用。如五灵脂醋炒去恶味等。 (5)便于制剂、煎服及贮藏。如贝壳类药材炮制后便于粉碎,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白芥子、莱菔子炒熟以去其酶,才能保存有效成分不被分解等。 2.常用炮制方法:水制、火制、 炒、炙、煅、煨、炮、 3.中药的用量 用量即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的分量。包括重量(克)、数量(片、支)、容量(汤匙、毫升)。 一般来说中药安全比较大,但个别有毒药物仍需十分注意,不可过量,确定用量一般原则是: (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如乌头、雄黄之类;质重的药物用量要大,如代赭石、牡蛎类;质轻的用量宜轻,如蝉蜕;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如丁香、檀香。 (2)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病情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顽固用量宜大,还有些药轻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轻用升阳,重用疏肝。 (3)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药宜重, 丸散剂用量宜轻。 (4)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 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如下: 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克;根茎类9-15克;矿石贝壳类15-30克;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不超过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 二、方剂的基本知识 (一)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辩证方法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准确而缜密的遣药用方。 从祖国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治法是在积累了相当医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后于方药的一种理论。但是当治法已由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指导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例如一个感冒病人,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为外感风寒表实证时,根据表证当用汗法,寒者热之的原则,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并且按法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如法煎服,便能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则,治法与辩证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甚至反使病情恶化。,由此可见,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所以我们常说“方以药成”,却又首先是“方从法出,法随证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 (二)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不是单纯药物的堆积,而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古人用“君、臣、佐、使”四个部分加以概括,用以说明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一个疗效确实的方剂,必须是针对性强,组方严谨、方义明确、重点突出、少而精悍。现将“君、臣、佐、使”的含义分述如下: 1.君药 是针对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效力较强,药量较大。 2.臣药 是指方中能够协助和加强主药作用的药物。 3.佐药 是指方中另一种性质的辅药。它又分: (1)正佐:协助主药治疗兼证。 (2)反佐:对主药起抑制作用,减轻或消除主药的副作用。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既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2)调和药,既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三)方剂的运用(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四)常用剂型(制剂) 剂型是根据临床使用中草药治疗各种疾病的需要,将药物制成一定大小或不同形的制剂,中草药剂型主要有:汤剂、散剂、丸剂、片剂、冲剂、膏剂、丹剂、针剂、酒剂。 (五)煎服法 中药煎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疗效,因此,必须了解中药的煎服方法。 1.煎药方法 (1)煎药器具;以砂锅、搪瓷皿为好,忌用铁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2)煎药用水量;根据药物体积而定,一般以水浸过药面为度。 (3)注意事项 ①煎药之前,将药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物充分湿润,以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②一般药物均可同煎。煮沸后即改为文火。再煎15-20分钟。煎药时防止药汁外溢及过快熬干。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锅盖,以尽量减少易挥发成分的丢失。如为味厚的滋补药品,如熟地、首乌等,煎煮时间宜稍长,使有效成分更多地被煎出;清热、解表、芳香类药物煎时宜稍短。以免有效成分损失或药性改变。 ③有些药物煎法特殊(处方必须注明),现介绍如下: 先煎:贝壳类、矿石类药物,因质坚而难煎出味,应打碎先煎,煮沸10-20分钟后,再下其它药。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生石膏等;芦根、茅根、夏枯草、竹茹等,宜先煎取汁,用其汁代水煎其它药。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借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四、五分钟即可,以防其有效成分走散。如薄荷、砂仁等。 包煎:为防止煎后药混浊或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要用薄布将药包好,再放入内煎煮。如赤石脂、滑石、旋复花等。 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以保存其有效成分,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隔水炖3小时);羚羊角、犀角切成薄片另煎2小时取汁服,或水磨汁或成细末调服。 溶化(烊化):胶质、粘性大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蜂蜜、饴糖等,应先单独加温溶化,再加入去渣之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拌搅,使之溶化,以免同煎时粘锅煮焦,影响药效。 冲服:散剂、丹剂、小丸、自然药汁、芳香或贵重药物,以冲服为宜。如牛黄、麝香、沉香末、肉桂末、田三七、紫雪丹、六神丸等。 2.服药方法 (1)服药次数 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两次取汁,分2-3次服。病情重或老年、儿童酌情增减。 (2)服药时间 饮前约1小时服为宜;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急病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应定时服。 (3)服药温度 以温服为宜。但热证者可冷服;寒证者可热服;发汗药宜趁热顿服,服后加盖衣被,以利发汗;服药易吐者,可先服姜汁,再服药。不能口服者,可鼻饲或灌肠。中药学主要讲述的是中药学基本理论,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其中重点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本草学代表著作的学术价值;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介绍产地与疗效的关系,道地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并介绍适时采集与药效的关系及与采集相关的一般知识;中药炮制介绍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药性理论是总论的核心,主要阐明中药药性是论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重点介绍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中药的配伍阐明中药配合应用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着重介绍证侯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介绍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总论附篇介绍中药的命名与分类,指出中药命名规律与中药分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