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定痛丸能和金花清感颗粒一起吃吗?
近日,在国家发布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家庭治疗指南》中,针对发热等症状,推荐了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三种西药;以及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宣肺败毒颗粒、清肺解毒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五种中成药。今天,我们将详细解释其中四种。
宣肺败毒颗粒
该方是张伯利院士带领团队,通过经典文献研究、临床经验和现代成分优化筛选,在武汉一线临床治疗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效方剂。由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米甘汤、千金芦苇茎汤、景力枣泻肺汤等四大经典名方组成。
由麻黄、石膏、麸炒苍术、广藿香、青蒿、虎杖、马鞭草、薏苡仁、芦根、茎李子、焊苦杏仁、化橙、甘草组成。
宣肺化湿,清热透邪,泻肺解毒。用于湿毒郁肺引起的疾病。发烧、咳嗽、咽部不适、呼吸短促、疲劳、发呆、大便不畅;舌暗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
宣肺败毒颗粒,取其宣肺、化湿、解毒的含义,全方位辛苦兼容,以辛开苦降的力量,打开抑郁的肺气,泻在里面的湿毒。新冠肺炎(奥密克戎)治疗临床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
是专门针对湿毒郁肺引起的疾病而设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少痰或干咳,或伴有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纳少、舌红、苔薄腻或薄黄腻、脉滑或湿润。
药理学研究表明,宣肺败毒颗粒通过中药配伍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其主要作用在肺部,可通过调节病毒感染、免疫炎症、肝胆代谢功能和能量代谢干预新冠肺炎病理过程,发挥其调节免疫、抗炎、抗病毒感染和病毒蛋白转录的作用。
金花清感颗粒
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时期成功开发了金花清感颗粒,由金银花、石膏、蜂蜜麻黄、苦杏仁、黄芩、连翘、浙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组成。
疏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简单流行性感冒轻症,中医辨证为风热犯肺证,见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恶风或恶寒、鼻塞流鼻涕、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度和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和疲劳。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主要化学成分为汉黄芩素、绿原酸、麻黄碱、山奈酚、木犀草素、连翘酯苷A、甘草苷、水杨酸、咖啡酸等。金花清感颗粒是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之一,用于治疗医学观察期弱伴发热的新冠肺炎患者。
研究表明,金花清感颗粒具有解热、改善食欲的优点,可缓解发热、疲劳、腹泻等症状,降低肺炎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γ干扰素分泌水平。此外,金花清颗粒不仅能显著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还能提高病毒清除率,有效缩短核酸转阴时间,加速肺部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疏风解毒胶囊
由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组成。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风热证,有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咳嗽等症状。
板蓝根苦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具有治疗瘟疫时毒的作用;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连翘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期、温病入营、高热口渴等病证。
芦根味甘寒,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等病证;败酱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痈;马鞭草苦凉,具有解毒作用。它可以治疗喉咙闭合,柴胡可以疏散和退烧,减少发烧;甘草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各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缓解其他药物的苦寒。
全方位共奏“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之功,以肺经为主,兼顾其他经络脏腑,可防止邪气传递到肝、胃、心经。而且败酱草、马鞭草都有活血的功效,马鞭草、芦根都有利水的功效,活血化瘀,利水祛湿。因此,这种方法对新冠肺炎的“湿、热、毒、瘀”有效。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一些问题,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恢复得更快。
连花清瘟胶囊
由连翘、金银花、麻黄、炒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组成。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是热毒袭肺的证据。症状如下:发热或高烧、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红、苔黄或黄腻。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度和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和疲劳。
连花清瘟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甘草查尔酮B、章牙菜苷、大黄素、无食子酸乙酯、连翘苷、红景天苷、苦杏仁苷、左薄荷脑、广藿香醇等。目前用于治疗病毒性流感、急性肺损伤、新冠肺炎早期弱发热症状的患者。
研究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缓解发热、咳嗽、流鼻涕、呼吸困难、恶心、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并迅速缩短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与其他抗病毒药物一起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乌米诺韦和连花清瘟被认为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试验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和藿香正气滴丸对发烧、咳嗽、疲劳、胸闷、肢体疼痛等症状有疗效,对提高预后效果也有一定优势。此外,连花清瘟胶囊可显著改善肺炎、胸部CT影像特征和微血管血栓形成。
优质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