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知识 > 资讯详情

1,黄芪 白术 防风这三种药起什么作用

这三味中药放到一起服用就是古方玉屏风散为中药名方,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研究还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中医讲风邪伤人要用防风等祛风药但是风邪开泄性燥易伤阴化火

解表药分为两种,一种是发散风寒药,一种是发散风热药。防风是发散风寒药,所以温性正好。你要考虑到不仅仅只有风邪一种嘛,风为百邪之长,最容易带其他泄气侵犯人体的,比如风湿,风热。温性的风药主要治疗寒性病症,需要辩证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关键是你的症状是风寒型,用此药才对症。

3,什么中药可以止痒去风急

防风 荆芥 白鲜皮 地肤子 艾叶 用湿毒清胶囊,祛风止痒上面的是去风的 虚痒没用的朋友你好,建议你用消风散加减就可以了!请说得祥细点,时间和表现及感觉,还有起病的原因。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分三部分,一是血虚风燥,大多数多见于冬季皮肤瘙痒,或者老年人皮肤瘙痒,表现是皮肤干燥,脱屑或者口干;二是血热风盛,多见于青年人或者小孩,;三是湿热虫毒,这种瘙痒主要局限于某些部位,像肛门瘙痒外阴瘙痒或者腋部、颈部,认为跟虫毒有关

4,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是真的吗

防风,古代名“屏风”(见《名医别录》),喻御风如屏障也。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临床随证配伍,具有不同的双向作用,兹琐志之。   能发汗,又能止汗   “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相成。张元素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前者乃解表兼除湿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笔者用本方加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乌梅,治自汗、盗汗,均获佳效。   能止泻,又能通便   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   防风配枳实 (壳)能通便。方如《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王好古用防风合苍术、甘草为末(神术散),加生姜、葱白煎服,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笔者临床取本方加枳壳(实)、麦芽治心下虚痞,以行气除满,消食去滞。   能止血,又能通经      “ 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经验后方》)。正因防风能升脾之清阳,炒黑,则入血分增强止血之效。槐角丸(《和剂局方》)方中用防风配槐角、地榆、枳壳等,治诸痔、脱肛及肠风下血。笔者临床治痔血等用槐花散(《本事方》:槐花、侧柏叶、荆芥、枳壳)加防风、升麻、大黄各等分,同炒黑、存性,共碾极细末,每日早晚空腹取5~6g,米饮汤调服。不仅能入血分而止血,又能引邪外出于气分,一举两得。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气虚、阴虚者非宜。被称为\"风中之润药\"指防风,此药性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为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古书《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百市亦有之,次出襄阳义阳县界,亦可用,惟以实而酯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李时珍谓:“防者御也,其功效疗风最要,故名。”有“祛风圣药”之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防风内含挥发油、苦味甙、甘露醇等,具有镇痛、抗菌、解热作用。防风镇痛,能明显提高痛阈,故胃痛时用之可取得较好疗效。 例如患面神经炎,中医称为“吊线风”。其多因体虚外邪侵袭面部经络而发病。方中用防风,药性辛甘而温,善祛头面风邪,且祛风不伤正;因而称防风为“风中润剂”。同时配蜈蚣性善走窜,熄风解痉,搜风刮络,二药协同,以增强疗效。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病毒感染面神经,引起组织水肿;或因局部营养血管痉挛,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压迫面神经而发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防风有抗病毒作用和改善微循环以及兴奋面部神经与兴奋汗腺等作用,故用之有效防风乃卒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凡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治一身之痛,疗半身之风,散上下之湿,祛阴阳之火,皆能取效。但散而不收,攻而不补,可 暂时少用以成功,而不可经年频用以助虐耳。故谓防风乃风药中润剂也。是,一般风寒风热都可以配伍使用,不易伤阴耗气故有风药中之润剂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