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肿了可能是由于外伤、蚊虫叮咬、皮肤感染、毛囊炎、皮脂腺囊肿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具体如下:
1、外伤:如果耳垂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可能会导致耳垂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由于局部软组织受到损伤,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增多,从而引起肿胀。在摔伤后的48小时内,建议使用冰袋或冰毛巾进行冷敷,一般建议每次15-20分钟,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
2、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后,会在局部注入唾液,其中的唾液过敏原和天然抗原蛋白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肿胀。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复方氟米松软膏等药物。
3、皮肤感染:当皮肤受到感染时,局部的免疫系统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白细胞介素等,这些介质会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形成肿胀。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钠软膏、红霉素软膏、碘伏等药物。
4、毛囊炎: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莫匹罗星软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药物。
5、皮脂腺囊肿:当耳垂部位的毛囊受到细菌感染时,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表现出耳垂肿大的情况。囊肿本身会占据耳垂部位的组织空间,形成一个硬块,从而引起耳垂肿胀。囊肿内部充满了液体,这些液体在囊肿壁内积聚,增加了囊肿的体积,进一步加重了耳垂的肿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罗红霉素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由于腮腺炎引起的。需注意避免用手挤压肿块,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生姜、胡椒、动物肝脏等,以免导致感染和破裂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