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一般大于1:40就是阳性的结果。抗核抗体阳性1:320,少数情况可见于正常的生理性原因导致,生理性原因一般无需采取治疗,但多数情况下为病理性原因,比如病毒性肝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结缔组织病等,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一、生理性原因:随着人体细胞衰老、凋亡增加,产生过量人体细胞自身抗原,导致抗核抗体阳性,且年龄越大,抗核抗体阳性率越高。这种情况无需采取措施。
二、病理性原因:
1、病毒性肝炎: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引起不同类型的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甲型肝炎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可用保肝退黄类药,如水飞蓟素胶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成人急性乙型肝炎若病情较轻,多为自限性疾病,可通过休息、营养支持等改善症状。慢性乙型肝炎可在医嘱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恩替卡韦片、利巴韦林片、胸腺五肽注射液、硫普罗宁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药物治疗。
2、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因素、感染因素或雌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引发,患者可表现为口、眼黏膜干燥等症状。该病是累及多种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50%~80%的患者可出现抗核抗体阳性。患者可对症采用人工泪液、人工唾液和凝胶等,改善局部干燥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硫酸羟氯喹片等治疗。
3、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也与遗传、内分泌、感染、药物、紫外线及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骨关节和肌肉、狼疮性肾炎等系统不适症状,大多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都会出现抗核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注射用贝利尤单抗等药物治疗。
4、混合结缔组织病:混合结缔组织病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密切相关,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脱发、皮疹、关节痛、手指肿胀或硬化、肺部炎性改变、肌无力、食管功能障碍、淋巴结肿大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阿莫西林肠溶片、吲哚美辛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硫唑嘌呤片、硫酸羟氯喹片、甲氨蝶呤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治疗。
此外,淋巴瘤疾病也会引起抗核抗体阳性。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明确诊断下采取针对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