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痒起小疙瘩,可能是由于毛囊炎、冻疮、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湿疹等原因导致,可通过药物治疗等。建议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配合医生检查,明确原因后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
1、毛囊炎:当耳部多汗、经常搔抓耳垂等,都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并引发感染。感染后,耳垂部位会出现红色充实性丘疹或脓疱,并伴有瘙痒。遵医嘱使用醋酸氯己定溶液、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等药物。
2、冻疮:是寒冷引起的局限性淤血性皮肤炎症损害,容易在耳部等暴露部位出现。当冻疮发生时,耳垂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受热后瘙痒症状加重。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并且要注意保暖,外出时可以戴耳暖、围巾等防寒。
3、接触性皮炎:如果耳垂部位接触到过敏原,如动物毛发、花粉、空气中的粉尘等,或是接触了刺激性洗涤用品,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表现出红肿、丘疹等症状,并伴有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4、虫咬皮炎:如果耳垂部位被蚊虫叮咬,毒素进入皮肤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主要症状为小疙瘩、水疱等,并伴随瘙痒的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复方氟米松软膏等药物。
5、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皮肤病,当皮肤受到环境刺激、感染、遗传或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会出现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表现为丘疹或水疱,并伴有渗出和瘙痒的症状。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由于皮脂腺囊肿等引起的。建议保持耳垂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可以使用温和的洗涤剂或清水轻轻清洗,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