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分泌物臭,可能是不注意卫生、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炎、中耳炎、皮脂腺囊肿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不注意卫生:日常如果没有注意耳后皮肤的卫生清洁工作,导致耳后皮肤皮脂腺分泌较多的油脂,便会出现油脂堆积,继而产生明显的异味。需要使用清水对耳后皮肤进行清洁,清洗干净后需要结合自身肤质,选择合适的润肤产品进行皮肤保湿。
2、外耳道湿疹:该疾病是发生在外耳道内、耳廓及耳部周围皮肤的变态反应性多形性皮炎,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出现瘙痒、脱屑、异味等症状。可遵医嘱通过炉甘石洗涤剂、氧化锌软膏、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等药物进行外部涂抹治疗。
3、外耳道炎:该疾病是各种原因导致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出现炎症反应,会导致耳痛、耳痒、耳内分泌物增多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分泌物出现异味。可遵医嘱通过氢化可的松乳膏、盐酸环丙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4、中耳炎:该疾病是发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症反应,患者会出现耳朵疼痛、耳道流水、听力下降、耳内分泌物增多等,如果耳内分泌物增多比较明显,会向耳外蔓延,且会产生臭味。可以遵医嘱通过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治疗。
5、皮脂腺囊肿:该疾病是皮脂逐渐淤积形成囊肿,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病变,可能会长在耳朵后面,导致局部皮肤出现脱屑、化脓、破溃等。一般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目的是最大可能将皮脂腺囊肿切除。
患者需要结合引起的诱因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期间要积极配合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