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指的是发热。10个月的孩子发热,可能是积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幼儿急疹、肺炎等引起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对症处理和对因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一、对症处理
1、物理降温:如果孩子体温并未超过38.5℃,可采取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
2、药物降温: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口服退热药,例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尼美舒利颗粒等。
二、对因治疗
1、积食:由于哺乳过量或辅食过量,导致积聚在胃肠道内,产生大量热量,会引起发热,并伴随着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可遵医嘱给孩子服用化瘀药物治疗,例如保和丸、小儿健脾丸、化积颗粒等。
2、上呼吸道感染: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上呼吸道炎症,可引起发热、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可遵医嘱给孩子服用感冒制剂,例如感冒灵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等。
3、急性胃肠炎:由于饮食不洁,导致胃肠道黏膜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可引起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应遵医嘱给孩子服用益生菌调理,如布拉氏酵母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4、幼儿急疹:是一种急性出疹性疾病,往往会导致高热,在发热期间无其他的不适症状,主要采取对症降温处理,并让孩子多喝水。
5、肺炎: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肺部炎症,可引起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病毒感染一般有一定自限性,无需特殊用药。如果是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疗,例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氨苄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
除此以外,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例如支气管炎、脑膜炎。如果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诊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