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

399篇文章

44619人浏览

1 失眠了总是惊醒是什么原因

失眠了,总是惊醒,主要原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心肾不交、肝火扰心、心脾两虚等。

1、饮食不节:如果患者长期吸烟酗酒,大量喝浓茶、浓咖啡等饮品,饮食习惯不良,可引起睡眠障碍,出现失眠、易醒、多梦等症状。需要加强饮食管理,戒烟戒酒,避免喝刺激性饮品,病情可自行缓解。

2、情志不畅:患者长期焦虑、抑郁,可能会引起肝气不舒、肝气郁结,会出现噩梦、失眠、惊醒、不易入睡等症状。需要患者进行心理及情绪方面的调理,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态,有利于病情尽快缓解。

3、心肾不交:在患者出现心肾不交时,可影响睡眠,出现失眠、易惊醒、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大补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肝火扰心:火热之邪循经向上,可犯头目、出现失眠、目赤、头痛、眼干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丸、解郁安神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脾两虚:心脾两脏气血虚弱,可出现失眠、易醒、心悸怔忡、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病证。可遵医嘱使用归脾汤、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痰热扰心、心胆气虚等致病因素,也容易引起失眠、易惊醒。需要患者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检查结果及失眠分型进行合适的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阅读全文

2 晚上刚睡着就醒了什么原因

晚上刚睡着就醒了属于失眠范畴,是睡眠维持障碍的一种,通常是由于心脾两虚、心不藏神、营卫失调导致的。

1、心脾两虚:中医学认为,虽能入睡,但睡间易醒,醒后不易再次入睡,属于心脾两虚所导致的失眠。常由于劳倦太过伤脾,过逸少动致脾虚气弱,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奉于心,而致心神失养而失眠,或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生化之源不足,营血亏虚,心失所养,而致失眠。常兼见体质瘦弱、面色无华、头晕目眩、神疲懒言、腹胀便溏、心悸健忘、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表现。根据患者具体临床表现及舌脉情况,可选用归脾丸、六君子汤等方剂加减治疗。

2、心不藏神:心不藏神则失眠以心悸、入睡困难为主。《景岳全书·不寐》云:“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任何影响心主血脉功能因素,如心之气血阴阳亏虚、痰浊、水饮、瘀血阻滞脉道等均可导致神失养而失眠。可选用朱砂安神丸、安神定志丸治疗。

3、营卫失调:中医认为人秉受水谷精微化生营卫之气,流行于经脉,充养脏腑,卫气昼行于脉外,夜潜于营阴,调节人体睡眠的节律。营卫之气衰少可导致营卫之行失常,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表现。可选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十全大补汤等加减治疗。

影响睡眠的原因有很多,睡前饱食、过量运动、浓茶咖啡、思虑过度等都会影响睡眠治疗,日常生活中应当尽量避免。

阅读全文

3 伏苓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伏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脾胃虚弱、失眠健忘、感冒咳嗽等病症。

一、功效作用:

1、利水渗湿: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有助于消除水肿。对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等症状,茯苓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在临床上,茯苓常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如肾性水肿、心性水肿等。其利尿作用能够帮助肾脏更好地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

2、健脾:茯苓能够健脾,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茯苓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茯苓还具有健脾止泻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泄泻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3、宁心:茯苓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状。对于现代人常见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茯苓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茯苓中的茯苓多糖等成分具有镇静作用,能够缓解神经紧张和焦虑情绪,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改善睡眠质量。

二、主治:

1、水肿:茯苓的利水消肿功效对于水肿症状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如下肢浮肿、眼睑浮肿等。

2、脾胃虚弱:茯苓能够渗湿健脾,对于脾虚导致的泄泻、脘腹胀满、食欲减少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3、失眠健忘:茯苓的宁心安神作用对于失眠、健忘等症状有调理作用,尤其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人群。

4、感冒咳嗽:茯苓对于湿热原因导致的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手脚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茯苓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肾虚尿多的人不宜服用茯苓,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在使用茯苓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阅读全文

4 逍遥丸和归脾丸一起吃的功效

逍遥丸和归脾丸一起吃的功效主要体现在疏肝益气、健脾养血、心脾双补、缓解腹痛、改善睡眠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疏肝益气: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顺气的作用,而归脾丸则有益气健脾的功效。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缓解肝气郁结和气虚的症状,使肝气得以疏泄,气机顺畅,同时增强机体的正气,提高抵抗力。

2、健脾养血:逍遥丸和归脾丸都含有对脾胃有益的中药成分,如白术、茯苓等。两者共同作用于脾胃,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从而改善因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使机体得到更好的滋养。

3、心脾双补:逍遥丸虽不直接作用于心,但其疏肝作用有助于缓解因肝气不舒而影响心脾的情况;而归脾丸则主要用于心脾两虚的治疗,能够补益心血和脾气。两者合用,可以同时补充心血和脾气,改善心悸、失眠等心脾相关症状。

4、缓解腹痛:逍遥丸和归脾丸的组合可以缓解因情绪激动或肝气郁结引起的腹痛、腹泻以及痛经等症状。逍遥丸的疏肝作用有助于缓解肝气郁结导致的疼痛,而归脾丸能调和脾胃,减少腹痛的发生。

5、改善睡眠:两者一起服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状。逍遥丸的疏肝作用能够缓解因情绪问题导致的失眠,而归脾丸的养血安神功效能进一步促进睡眠质量的提升。

逍遥丸和归脾丸一起吃的功效多样,但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个体体质和症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切勿自行盲目用药,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阅读全文

5 健脾丸和归脾丸的区别

健脾丸和归脾丸在中医中都是常用的药物,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包括成分不同、功效不同、适应证不同、禁忌不同、注意事项不同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成分不同:健脾丸主要由党参、炒白术、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六神曲等中药组成。归脾丸则主要由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等中药组成。

2、功效不同:健脾丸主要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症状。归脾丸则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萎黄以及头晕等症状。

3、适应证不同:健脾丸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成形等。归脾丸则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和脾不统血所致的心悸、失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以及头晕等症状。

4、禁忌不同:健脾丸的禁忌主要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感冒发热患者不宜服用。归脾丸的禁忌主要是孕妇慎用,服药期间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5、注意事项不同:服用健脾丸时,不宜与感冒类药同时服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服用归脾丸时,忌不易消化食物,以及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炸鸡等。

总之,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选择和使用,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应注意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用药或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用法。

阅读全文

推荐阅读

归脾丸治失眠一般吃多久

归脾丸是一种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症状。由于其作用温和,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服用才能显现效果。一般而言,可能需要服用1到2周才能初步感受到效果,而为了稳定疗效,通常建议持续服用2到3周。值得注意的是,归脾丸的服用时间可能因个人的病情、体质和

2025-04-06

51人浏览
中药治疗睡眠的有哪几种

中药治疗睡眠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中药有酸枣仁、百合、柏子仁、远志、首乌藤、龙眼肉、黄连、合欢皮、莲子等。1、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益气敛汗等功效,对于心悸怔忡、夜间睡眠不稳以及夜间盗汗者,具有良好缓解作用。通常将适量酸枣仁捣碎后,用水煎服,

2025-03-15

# 功效 # 作用 # 疗效

102人浏览
耳鸣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耳鸣的治疗并不存在一种绝对效果最好的药物。以下几类药物在治疗耳鸣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如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的中成药、补益心脾的中成药、补肾类中成药、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物等。1、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银杏滴丸等,这些药物通过增强内耳血液供应

2025-04-03

173人浏览
中医可以治疗哪些男科疾病

中医一般可以治疗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等,但是要到正规医院,有专业医生进行判断治疗。1.阳痿: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节肾脏功能,补充肾气,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性功能。2.早泄:中医认为早泄多与肾虚、心脾两虚、湿热下注等有

2025-04-03

156人浏览
人参归脾丸功效和作用

人参归脾丸是一种传统的中成药,功效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两个方面。1、益气补血:人参归脾丸具有显著的益气补血作用。能够帮助补充体内的气血,特别适用于气血不足的人群。药物中的酸枣仁、龙眼肉、当归、黄芪等成分,共同起到补气益血、行气造血的效果。对于因气

2025-03-12

# 功效 # 作用 # 用药

79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