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左耳时不时针刺一样疼
左耳时不时针刺一样疼,可能是耵聍栓塞、外耳道疖肿、急性外耳道炎等引起的,需根据其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一般治疗或药物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1、耵聍栓塞:可能是耳道内的耵聍分泌较多,导致耵聍形成块状栓塞在外耳道,对外耳道壁造成压迫,可能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痛、耳鸣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先滴入3%~5%的碳酸氢钠溶液将耵聍软化,2~3天后再就医进行耳道清理,用耵聍钩取出或负压吸引器吸出耵聍。
2、外耳道疖肿: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是在洗澡时或游泳后导致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外耳道疖肿可导致耳廓牵引疼、耳屏压痛或咀嚼时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外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还可配合口服消炎药,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青霉素V钾片等。一旦脓肿形成,还需要切开引流,局部冲洗。
3、急性外耳道炎:大多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因外耳道壁存在炎症,引起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充血,患者通常会出现耳部疼痛、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要避免外耳道进水、保持耳道干燥,如果分泌物过多,要清理出分泌物,遵医嘱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诺氟沙星滴耳液等。
此外,也有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导致该情况。如果患者症状总是持续,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2 失眠了总是惊醒是什么原因
失眠了,总是惊醒,主要原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心肾不交、肝火扰心、心脾两虚等。
1、饮食不节:如果患者长期吸烟酗酒,大量喝浓茶、浓咖啡等饮品,饮食习惯不良,可引起睡眠障碍,出现失眠、易醒、多梦等症状。需要加强饮食管理,戒烟戒酒,避免喝刺激性饮品,病情可自行缓解。
2、情志不畅:患者长期焦虑、抑郁,可能会引起肝气不舒、肝气郁结,会出现噩梦、失眠、惊醒、不易入睡等症状。需要患者进行心理及情绪方面的调理,保持乐观舒畅的心态,有利于病情尽快缓解。
3、心肾不交:在患者出现心肾不交时,可影响睡眠,出现失眠、易惊醒、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大补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肝火扰心:火热之邪循经向上,可犯头目、出现失眠、目赤、头痛、眼干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丸、解郁安神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脾两虚:心脾两脏气血虚弱,可出现失眠、易醒、心悸怔忡、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病证。可遵医嘱使用归脾汤、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痰热扰心、心胆气虚等致病因素,也容易引起失眠、易惊醒。需要患者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检查结果及失眠分型进行合适的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3 一只耳朵里面咕噜咕噜响
一只耳朵里面咕噜咕噜响是耳鸣的一种症状,出现这种症状,有可能是因为耳道进水、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引起的,可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1、耳道进水:可能是由于在洗澡或者是游泳的时候,一只耳朵外耳道进水,水在耳道内流动,从而产生的响声。一般需要将进水一侧的耳孔朝下,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分会自行排出体外,并使用棉签将外耳道的水分吸干。
2、耵聍栓塞:可能是由于耵聍分泌比较多,凝结成块导致外耳道栓塞,而部分耵聍因刺激鼓膜,容易产生响声。需要由医生在耳道内滴入碳酸氢钠溶液将耵聍泡软,并使用生理盐水将耵聍冲洗出来。
3、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可导致中耳腔内有大量的积液,当积液发生活动时会引起响声。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做鼓膜穿刺,将积液抽取出来,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例如罗红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除上述原因外,也有可能是神经性耳鸣、听神经瘤等导致。如果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
4 一出汗就耳鸣是什么原因
一出汗就耳鸣,考虑跟植物神经紊乱、贫血、神经性耳鸣、中耳炎等因素有关,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1、植物神经紊乱:出汗多时会导致神经紧张、植物神经紊乱,因此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部疼痛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等药物治疗。
2、贫血:如果本身存在贫血,出汗后耳部血液循环不畅,可能会有耳鸣、耳朵闷胀、堵塞等症状出现,建议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片等药物治疗,缓解贫血症状。
3、神经性耳鸣:平时经常熬夜、劳累、精神紧张,可能会诱发神经性耳鸣,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部疼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桂利嗪片、利多卡因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治疗。
4、中耳炎:若有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入侵中耳,导致中耳炎,产生耳部分泌物增多,出汗后耳部功能减退,可能会产生明显的耳鸣、耳痛、分泌物排出等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苯酚甘油滴耳液、3%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治疗。
除以上情况外,也要考虑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美尼尔病、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如果症状持续出现,意见及时就医做相关排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5 耳朵里总感觉有耳屎在响但是又抠不出来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耳朵里总感觉有耵聍在响,但是又抠不出来,可能是外耳道异物、耵聍碎片、分泌性中耳炎等引起的,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处理或药物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1、外耳道异物:可能是由于外耳道内进入头皮屑、头发丝等异物,对耳道壁和鼓膜造成碰撞所出现的响声。需要在他人帮助下将异物取出,即可缓解。
2、耵聍碎片:主要是外耳道里有比较多的耵聍碎片,这些耵聍碎片和鼓膜发生碰撞,从而引起声响。如果不能自行取出,可到医院就诊耳鼻喉科,由医生在耳镜下将耵聍碎片取出。
3、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中耳腔内有大量的积液积聚,摇头可听见水声,还可伴随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朵流脓水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服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消炎治疗,例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除上述原因外,也有可能是耵聍栓塞、生理性耳鸣导致的该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性不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外就诊做相关排查。
推荐阅读
有时候突然发生几秒钟的耳鸣,可能是噪音刺激、耵聍栓塞、中耳炎等引起的,大多不是很严重,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具体介绍如下:1、噪音刺激:可能是由于所处的环境中突然发生噪音,就会出现短暂的耳鸣,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是尽量避免经常处于有噪音的环境
# 神经性耳鸣 # 听力下降 # 细菌感染
192人浏览耳朵嗡嗡响有回音,考虑是耳鸣的症状,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感冒、耳部外伤、分泌性中耳炎等。具体分析如下:1、感冒:一般是因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会影响到咽鼓管的压力,导致咽鼓管压力不平衡,有时出现耳鸣症状
# 突发性耳聋 # 细菌感染 # 感冒
178人浏览耳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部症状,而导致耳鸣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耵聍栓塞、外伤、老年性耳聋、血管性疾病等。具体原因如下:1、耵聍栓塞:主耵聍分泌比较多,没有及时清理,导致外耳道部位耵聍栓塞,会影响到声音的传导引起耳鸣,并伴随着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2、外伤:大多是因
# 听力下降 # 耵聍栓塞 # 耳鸣
194人浏览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位的恶性肿瘤,多数情况下手术只能够切除表面肿瘤,手术不容易根除。鼻咽癌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涕中带血等症状,在疾病早期一般是可以根治的,但是鼻咽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主要是放射治疗,因为鼻咽癌对于放射治疗非常敏感,早期鼻咽癌可以单纯经过放射治疗
# 听力下降 # 恶性肿瘤 # 耳鸣
160人浏览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中耳炎,其产生原因、常见症状、治疗方法都不相同。1、产生原因: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没有外界感染因素存在,而是由中耳内液体积聚引起。2、常见症状: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朵疼痛、浑身发热
# 急性中耳炎 # 听力下降 # 病毒感染
134人浏览